2022年四川经济年报如何看?
1月18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,公布2022年全省GDP数据:去年,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56749.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2.9%。
发布会上,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曾俊林表示,面对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以及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,四川经济承压前行,拼来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。
这份“成绩单”究竟如何?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?对此,各方进行了解读。
看成绩
多项指标在四季度走出上行线
难、拼、韧、进。发布会上,曾俊林用四个字概括了2022年四川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历程。
2022年,四川拿到的既是一张包括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等难题在内的全国“通用卷”;还有高温干旱、缺电限电、地震灾害等超预期的“加试题”。
困难面前,省委发出“拼经济 搞建设”“决战四季度、大干一百天”等号令,稳增长30条、投资7条、工业14条、消费6条、稳就业1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密集出台。
“拼”的效果,体现在数据变化中。
从三次产业看:农业提质增量,第四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全年季度增速的最高点,其中第四季度生猪出栏比三季度增长23.4%;工业企稳回升,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同一指标比前三季度回升1.4个百分点,也高出全国0.2个百分点;服务业顶住多重冲击逐步恢复回暖,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%,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1.3个百分点。
从“三驾马车”看: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.4%,比前三季度回升2.5个百分点,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6%;消费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,10月、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均小于全国,12月由降转增,同比增长2.2%,是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。外贸总量迈上新台阶,10月、1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均超过900亿元,全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。
多项指标在第四季度走出上行线,带动全年经济“V型”回升。从GDP增速来看,一季度同比增长5.3%,上半年回落至2.8%,前三季度探底到1.5%、低于全国1.5个百分点,全年同比增长2.9%,基本追平全国。“如果用季度速度来进行比较,第四季度是全年季度经济增速的最高点。”曾俊林表示。
增长背后,展现出四川经济发展的良好韧性。“经济总量大、产业体系全、市场空间广等造就了四川经济的好‘体质’。”曾俊林分析,尽管下半年我省受超预期因素冲击,主要指标急速下跌,但当这些外部干扰有所减弱,经济韧性就开始发挥作用,主要指标增速迅速反弹修复。
增长背后,也透露出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等亮点。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0.5:36.9:52.6 调整为10.5:37.3:52.2,工业化率为28.9%,比上年提高0.2个百分点。“当前,四川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,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。”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、教授姚树荣表示,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,未来数字化、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果有望更多体现在指标中。
看走势
积极态势在多领域显现
经济持续向好,如何看待后续走势?
“基数效应影响、叠加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,将增加2023年我省经济稳增长的压力。”曾俊林表示,2023年还要着力解决消费疲软、市场信心亟待提振等问题。
不过,向好的态势已经显现。数据显示,第四季度批发业、零售业销售额分别比三季度加快8和8.2个百分点,住宿业、餐饮业增速分别比三季度回升0.8和0.9个百分点;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2.6个百分点。
除了主要经济指标,人们的感受更为明显:餐馆开始排号了、商场人多了、道路开始拥堵了……随着疫情政策优化调整,全国消费市场正进入上升通道。近期专家普遍表示,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后,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逐渐显现。
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“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”“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”。如何提升内需、拉动消费?
消费是收入的函数。“没有居民收入的增长,扩大消费就是无源之水。”曾俊林建议,首要之举是拓宽“开源”渠道,稳步增加居民收入,在此基础上,减轻居民的养老、医疗、教育等负担,稳定居民消费预期,增强居民消费信心,释放被抑制的需求。
可喜的是,近期我省已密集发布一系列消费促进政策,推动消费逐步回暖。紧抓春节这一重要消费节点,商务厅、财政厅联合出台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,明确省级将拿出近2亿元资金,聚焦汽车、家电、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消费券、购置补贴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,放开店铺外摆摊等限制,通过政策+活动“双轮驱动”,预计能够极大优化消费环境,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和热情。
从三次产业来看,农业基础持续稳固。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510.5万吨,连续三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;全年生猪出栏6548.4万头,比上年增长3.7%。“粮猪安天下。”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聚焦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,全省正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,夯实“三农”压舱石。
新兴产业正为四川经济发展注入“新动能”。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,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5.6%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.6%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快速发展,全年同比增长19.8%,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,产量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2.9%和77.3%。
“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,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正集聚发展,这些将成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”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高级经济师鲁荣东表示,当前四川正以工业为主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下一步还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。
“工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、企业经营压力大等问题,稳步增长的基础还需夯实。”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将加快推进制造业强省建设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智造转型发展;聚力发展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,推动实现能源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变。
农业稳基础、工业多贡献、消费促回升,2023年四川高质量发展基础更牢,脚步更有力。
往期推荐